
深度解析国家癌症中心数据!
癌症,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赫捷院士团队,于JNCC(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中发表《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文章解析了2016年中国癌症数据,同时对比了2000-2016年癌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
文章指出2016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总病例为406.4万,2000-2016年期间,男性总发病率保持稳定,而女性年均增长率为2.3%。其中,男性最常见癌症为“肺癌”,女性最常见癌症为“乳腺癌”。如下图所示,乳腺癌占比峰值,且程逐年上升趋势。
图片来源:《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图片来源:《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赋能,人工智能为癌症早筛提供利器
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 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以女性高发癌症乳腺癌为例,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投入力度,越来越多妇女从中受益,而像医准智能这样技术提供商所创新研发的“医疗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相关文件中,尤其是乳腺癌筛查及诊断方面多次被提及。
2021 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 年)》中指出:加强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技术创新应用,提高筛查和服务能力,加强监测评估。
2021 年 12 月 31 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两癌筛查的工作方案”,在《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中提出: 加强乳腺癌早筛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乳腺癌综合防治网络,完善工作规范和服务流程,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基层乳腺癌防治能力。医准智能为此进行了方案解读与分享。相关阅读:国家卫健委发布《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医准智能为乳腺健康与公卫建设助力。
癌症早筛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环节,而癌症治疗也同样作为降低癌症负担的另一个方面,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从影像诊断到临床治疗的变迁,是人工智能的突破也是医准智能的创新,基于旋切手术对超声引导配合默契度要求高且临床医生掌握超声技能学习曲线长等痛点,医准智能推出“超声手术引导系统”将影像分析与临床诊疗结合,实现动态实时智能识别病灶位置、勾画病灶范围,降低手术过程中超声引导的操作难度,为临床治疗赋能,真正做到临床治疗智能化。双管齐下,为癌症诊疗赋能。